日光:湯元温泉‧湯滝‧小滝‧泉門池‧竜頭の滝‧華厳の滝‧中禅寺
今天8點半就出發,因為要乘日光東武巴士(東武バス日光)去中禪寺一帶一日遊。話說這天的行程編排最花時間,因為巴士班次很疏,有些時段甚至是一小時才有一班車,而多個景點之間距離不近,所以需要計好下車後的步行距離和參觀時間,才可以在一天內跑完所有景點。事先在網上買了2日湯元溫泉巴士券(湯元温泉フリーパス ¥3,500),所以上巴士時用手機出示就可以了。
坐了大槪30分鐘的巴士,到達明智平纜車站(明智平ロープウェイ)。濃霧再加上渺無人煙的車站,就像懸疑電影的場景一樣。
看着纜車跑進甚麼都看不見的霧中,而且纜車站也警告由於濃霧可能會導致甚麼都看不到,雖然還有遊人去搭,但我們決定放棄。幸好我們今早提早了出發,下一班的巴士10分鐘後就有了。坐了50分鐘,10:10直接到達終站湯元溫泉(湯元温泉)。
到達溫泉寺(温泉寺),是輪王寺的別院。勝道上人於延暦7年(788年)於此處發現溫泉,於是開始在此祭祀救急扶傷的藥師瑠璃佛。不過於此處入浴也是要收費,而且不便宜,所以我們看看就離開了。
通過湯之平濕原(湯ノ平湿原)。
到達奧日光湯元溫泉源泉(奥日光湯元温泉源泉)。
每個小屋都寫有不同的商號,原來每間旅館或酒店各自擁有不同泉源,據說這溫泉有治神經痛、高血壓和風濕的功效。
走到免費的足湯(あんよの湯),完全感覺到是天然流來的泉水,因為溫度非常高!還有告示板提醒遊人可以自行加入自來水去調節水溫。
而這一帶基本全部都是溫泉旅館,沒有其他商店,所以我們直接離開。
湯之湖(湯ノ湖),顧名思義就是溫泉水的湖。
沿湖畔一路下山,看到有不少人在湖中釣魚。奧日光由明治至昭和初期,一直是外國人的避暑勝地,也流行在湖川中釣魚。
天色不太好,似又要下雨,所以蜻蜓低飛。
再往前走就是湯滝的源頭。
一直下石級超過70米,到達湯滝的展望台。湯滝是「奧日光三大名瀑」之一,名字意思就是熱水瀑布,可以理解為溫泉水瀑布。
湯滝是湯之湖下的第一個瀑布,高70米,最闊距離達25米,水勢磅礡。
在這瀑布旁,有一間食店湯滝休息處(湯滝レストハウス)。
點了一份肉粽和菇湯套餐(肉ちまき・きのこ汁セット ¥600)。
鹽燒香魚(鮎1本 ¥650),燒得香脆連魚骨都可以咬碎吞下。
稍為填充肚皮後,繼續往下走,到達小滝,雖然只有5米高,但四周環境優美。
我們沿路一直走,四周都是樹木。下雨後,使一路上有不少泥濘和水坑,我們都要小心走過,其中還有一段得跳躍才能避開,使得這只是15分鐘的路程變得有點難過。
終於到達泉門池。雨後的積水使得池邊都變成泥濘地所以無法靠近,但遠看還是看得到池水非常清澈。
繼續前行,經過赤沼,這是由於濕原中高濃度的酸化鐵質而令水變成赤褐色,表面上看上去像油一樣的一層膜其實成份也是鐵。
繼續前行就是戰場之原(戦場ヶ原)。傳說是男体山之神和赤城山之神對戰的地方,是一大片濕原,佔地400公頃,有350種植物,是各種雀鳥,特別是水鳥的棲息地。
我們走到光德入口巴士站,大槪下午1點,13:10剛好有巴士,上車直到滝上站13:14時下車。
滝上指的是龍頭瀑布(竜頭の滝)之上,看着水流直奔遠方的中禪寺湖。
瀑布旁有樓梯往下走去,瀑布下的巖石結構也是一級級的石階。
到達平地,有一間食店「龍頭之茶屋」,我們點了一個宇都宮餃子吉列豬扒(宇都宮餃子メンチ ¥250)。還附有餃子辣醬油可以蘸,味道方面真的非常好吃,內裏是免治豬肉和蔥,即是餃子餡,炸得剛剛好,又香又脆。
日光豚烏冬(ひみつの肉うどん ¥1,000)。這個也是意外地好吃,日光豚肉完全沒有豬羶味。
吃飽後我們才發現在店舖往裏面再走,可以看到龍頭瀑布(竜頭の滝)。這裏是「奧日光三大名瀑」之一,因為瀑布被中間的大巖石一分為二,人們將中央的巖石看作龍頭,兩邊瀑布水流看作龍鬚,故名龍頭瀑布。
然後我們趕上14:11在龍頭瀑布站(竜頭の滝)開出的巴士,預定14:30到達中禪寺溫泉站(中禅寺温泉),不過巴士提早了5分鐘到達。
下車後我們直接往華嚴瀑布(華厳滝)走去。
在看台上,只聞其聲,不見其影。可能因為煙霧再加上水氣,根本甚麼都看不到。旁邊就是需要付費的華嚴瀑布電梯(華厳滝エレベーター)可以下行100米欣賞,本來打算放棄的,幸好電梯門口有一個直播電視,播着在下層展望台上所看得到的風景,發現景色超美,於是馬上付費¥600去乘搭。電梯在1930年就已建成,還有介紹說今天的落水量是每秒2噸!
搭電梯後,再在隧道中穿梭,走了好幾級樓梯後,映入眼簾的是極為壯麗的華嚴瀑布(華厳滝)!上面煙霧瀰漫反而增添了一點仙境的感覺。
瀑布的源頭是標高1,269米的中禪寺湖,乃日本海拔最高的湖。瀑布最頂端闊7米,落差97米,所以現場水聲隆隆。以大瀑布為中心,旁邊有被稱為「十二滝」的小瀑布作映襯,百川會流,形成大谷川,下游位於日光市內,亦即昨天遊覽過的神橋之下。華嚴瀑布除了是「奧日光三大名瀑」之一,還是「日本三大名瀑」之一,果然名不虛傳!看宣傳照片,如果是秋天,兩旁的樹都會變成紅葉,一定更為漂亮!
坐電梯回到上面,我們繼續往下一個景點走去。
走了15分鐘,到達中禪寺(中禅寺)。入場費¥500。
日光中禪寺本堂供奉着重要文化財「十一面観音菩薩」,觀音像的身軀部份高6米,胴體以原木雕成,不曾切割,故又被稱為「立木観音」。左右手則以連香木所製,以寄木造技法插入軀幹。以延曆初期的作品來說,工技卓越。可惜殿內又是禁止拍攝。
中禪寺建於中禪寺湖旁,沒有很大,也不算有太大特色,寺內全部職員都只擺着「不布施不祈福就快滾」的嘴臉,我們也不想久留。
回到商店酒店集中的地方,到了好像是這裏唯一一間小超市三村屋(みむらや),買了明日的早餐,才去已經預先訂好17:30的餐廳「男体」(なんたい)。在門外等了一會,雖然時間還未到,店員卻邀請我們進內。
我們已訂好的会席料理名叫「水楢」(みずなら ¥7,150),全席有11道菜。店家感覺像是一家三口,爸爸是廚師,女兒是助廚,媽媽是侍應。而侍應媽媽上菜介紹時都會慢慢說,好讓我聽明白,跟我閒聊時也很客氣。
濵田酒造的香熟芋清酒DAIYAME(だいやめ ¥715),名字用了鹿兒島方言,意思是「晚上一喝消除疲勞恢復體力」。味道清爽芳香,帶點荔枝香味。
(上)前菜(先付),是味噌配茄子。
(右)鮮腐竹(引き上げゆば)。豆香清新。
(左)腐竹與菇(ゆばとキノコの和物)。
日光岩魚煮並木舞茸湯(日光イワナと並木舞茸のお吸い物)。魚和菌兩款都是日光特產,湯頭鮮甜可口,之前沒想過魚和菇都可以這麼配合。
突然呈上來的免費刺身。我也忘了是甚麼魚,好像是姬鱒?
二色燒中禪寺湖姬鱒上身(中禅寺湖ヒメマス上身の二色焼き)。左邊應該是塗上醬油去燒,右邊應該是乾燒,配合特製味噌和檸檬汁吃,很鮮美。
燒燜腐竹卷與時令蔬菜(巻湯波と季節のお野菜炊き合わせ)。吃了這個腐竹卷才發現這兩天吃過的腐竹卷都是白吃!這個不單腐竹本身充滿濃濃豆香,下面的湯汁竟然也是充滿豆味,尤其是那個豆乾吸收了湯汁,豆味更濃,吃了這個才真正感受到是日光的名物!
沙律(サラダ)。全晚最普通應該算是這個,但應該是作為清一清喉嚨,提升味覺的一個間隔作用。
吉列和豚糯米豬扒(もち豚カツレツ)。肉質紮實但口感柔軟。
石磨純蕎麥麵(石臼挽き十割蕎麦)。清爽而非常有嚼勁,可能是因為以純蕎麥製成。右上角的是煮蕎麥麵的湯汁,侍應跟我說可以最後用來調和冷麵汁去喝。
最後是檸檬雪葩(水菓子)和培茶(ほうじ茶)。
去完洗手間,突然驚覺已經晚上7點,而離巴士開出只剩4分鐘,下一班次要等一個小時!所以我們馬上結帳,然後出門時發現又開始下雨了。冒雨跑過去巴士站,幸好也沒有很遠,趕上後沒多久就開車了。大槪7點半就回到神橋,下車後在雨中走回酒店,馬上去梳洗休息。
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