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國立臺灣博物館(本館‧古生物館)

10月11日是重陽節公眾假期,剛好連着周末,而國泰機票突然推出優惠,大約$1500就有連稅的來回機票了,於是請假兩天,來個快閃臺灣。

買票時本來心中想着早上8點到機場好了,沒想到傻傻的買了8點出發的機票。於是在家中4點半就得出門,到達新都會廣場乘大約5點出發的通宵巴士NA32,到達機場時大槪是5點半。也許是太早了,登記手續沒有大排長龍,由於去臺灣都要在入境時由地勤去檢查入臺證,所以得多花點時間,幸好這次很順暢,然後我6點15分左右就已經到達60號閘口附近的環亞機場貴賓室了。

早餐時段已經有招牌魚蛋河和腸粉了。不過時間太早也吃不了太多,我吃完之後再吃了些沙律就飽了。

這次飛機是停泊在最盡頭的閘口,預留了些時間過去,不過起飛時間卻又延誤了大槪20分鐘。

飛機餐是冬菇白粥和肉片炒麵,味道還行,但不是個人喜歡的菜式。

雖然起飛時間延誤了,快要抵達時又因為某些原因在上空盤旋了一圈才降落,但抵達桃園機場只是遲了4分鐘。下飛機後馬上去乘機場捷運到臺北,大槪35分鐘車程就到了,下車後一直走10分鐘左右,到達鉑泊客旅店。先放下行李,然後去吃午餐(雖然沒有很餓)。

到達「鄭記豬腳飯」,竟然還要排隊,而且也有不少韓國遊客。我點了東坡肉飯(NT$130),感覺網上吹捧太過,沒有不好吃,但邊緣的肉塊有點乾,而且皮與肉之間的脂肪太多也不是入口即溶。至於青瓜、滷蛋和白飯都比較普通。

然後我走到國立博物館本館去參觀,入場費NT$30。

雖然沒有很大,但加上地下一層總共有4層,每一層分東西兩翼,如果仔細看的話也足夠逛一個多小時。

今期有兩個特展,分別是「鳴蟲文化與科學」和「捷克城堡與堡邸」。鳴蟲文化介紹了蟬、螽蟴與蟋蟀,除了有標本,以及以鳴蟲為題的古玩之外,還有一段鬥蟋蟀的影片。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鬥蟋蟀,原來真的是讓兩隻小昆蟲打鬥相殘至死,完全不明白有甚麼好玩。然後我去參觀「捷克城堡與堡邸」,看了捷克古堡建築、庭園、內部裝飾等不同的影像和文物。

2樓是常設展「自然臺灣」和「浮生臺灣」,展示了臺灣獨有的動植物、岩石礦物,臺灣地貌、歷史以及原住民文化。

3樓繼續有原住民文化的介紹和臺灣不同物種的標本。

然後B1主要是兒童活動區,有原住民神話傳說和動物介紹。

離開本館,本來想去走走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但卻因為今天剛好是臺灣國慶日而封閉了,於是走回頭路,卻在網上看到原來位於本館對面的古生物館,是一票兩用的,所以我剛去了本館,就是可以免費參觀古生物館,那當然要去呀!

古生物館原址原本是日本勸業銀行臺灣分行,戰後經清算接收,改作為臺灣土地銀行總行。後來銀行與政府合作進行古蹟修復及再利用計畫,改建成現在的古生物館。

內裏有幾隻大型恐龍骨頭的複製品,以及史前生物的介紹,好多小朋友看得好興奮。

除了恐龍,還有一些關於舊時銀行的歷史和文物展覽。

看完博物館,我先去逛一下超市,再回到旅館休息。然後才從臺北車站搭捷運去忠孝復興站,因為約了穎萱18:30去「天下三絕」吃牛肉麵。

招牌滷味拼盤(小)(NT$300)。有豆乾、豆皮、滷蛋、海帶、豬耳、牛筋、牛腱,都滷得不錯,個人最愛海帶和牛筋。

特級三爪牛筋牛肉麵(NT$380)加配各種新鮮番茄入湯(NT$150)。麵可以選褲帶麵、家常麵和拉麵,我們都選了最粗的褲帶麵,吃下去厚實而滑溜有嚼勁。湯底用兩種洋蔥(紫洋蔥‧臺灣洋蔥)、四種番茄(牛番茄‧聖女番茄‧黑杮番茄‧黃金番茄)和牛肋排‧牛大骨去熬製而成,清甜而且濃郁,這碗都是用澳洲頂級牛肉,牛肉嫰滑、牛筋爽口、番茄清甜,非常好吃!

吃飽後我們去喝一杯。穎萱帶我去了她常去的,也是我們之前去過的酒吧J's Place輕鬆小酒吧。

先喝了一杯Mojito,老闆說薄荷葉是她家親自種的,很新鮮。

墨魚腸。慢烤20分鐘,等候時間非常值得,因為慢烤使得外皮香脆但內部軟糯,作為下酒小菜非常適合!

然後穎萱拜託和她相熟的老闆的她的妹妹,特調了一杯酒精濃度高的Gin和莓果的特飲,清爽好喝,喝完終於有點醉醺醺的感覺了。

由於穎萱明天要上班,所以就沒有待到很晚,大槪10點多離開。搭捷運回到臺北車站再走路回去。

沒想到旅館樓下就有一間以Snoopy為主題的7-11!很開心的獨自在內逛了一下才離開。

コメント

このブログの人気の投稿

大阪:なんばCITY

名古屋:名古屋城

大阪:大阪・関西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