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沢:妙立寺‧にし茶屋街‧金沢市西茶屋資料館‧前田土佐守家資料館‧金沢市老舗記念館‧野村家‧金沢能楽美術館‧金沢21世紀美術館‧金沢ふるさと偉人館‧石川県立美術館
今天起床晚了。吃了昨晚買的杯麵後,正在猶豫要不要去妙立寺參觀,因為網上看資料說要先預約才可以進內,但最後我還是決定先去現場看看試試運氣。
往妙立寺方向是與之前完全不一樣的方向走去,經過犀川大橋,這邊遊客也明顯稀少。
到達妙立寺時已經9:45,看到有非常多人聚集在寺內空地。聽到日本遊客向櫃檯詢問有關參觀的事宜,得知是要再往裡走用對講機和專門負責參觀活動的職員詢問。我猶豫了一下,畢竟不是面對面的對話,日語大倒退的我究竟能否可以順利交談呢?但還是決定挑戰一下,反正聽不懂放棄就好。沒想到由頭到尾都聽明白了。職員再三確認,活動導覽沒有翻譯員,而我也不可以帶翻譯員過來,因為活動是不容許有其他人講解而打斷及騷擾導賞員的說話。如果聽不懂的話只可以在買票時要一本外語解說導覽。
登記後就在院子內等候,排隊付費(¥1,200)後,進內坐在本堂。本堂陸陸續續進來好多人,大槪聚集了五十人左右時,就有人講解妙立寺的歷史緣起。
金澤城前田家為了預防德川幕府的攻擊,卻又要規避幕府頒布的軍事防禦設施禁令,故此在城外修建寺院作為秘密武裝據點。而妙立寺就是其中一棟,建於1643年。由於幕府又嚴禁興建超過三層樓的建築,所以妙立寺在外觀上刻意打造成兩層的樣貌,實際上該寺有四層樓高,還暗藏瞭望臺。寺內佈滿機關,有密室、以及迷宮一樣的密道和樓梯,總共有房間23間、樓梯29條。即使寺院與忍者無任何關係,但卻因其獨特的建築結構而被人暱稱為「忍者寺」。
解說完畢後,還要坐着等候職員呼喚不同批次出發。大槪十人為一組,每組各有一個專屬的導覽員,然後我們被帶到一個房間。導覽員先數清楚人數,卻發現少了一個,我們組員當中才有人說他們的一個同伴因事先離開了。這導致導覽員超級緊張,再三確認是在甚麼時候走的,又出去跟其他同事報告,回來後又數了好幾次人數,才開始介紹。
一路上的講解我也有些沒聽懂,但看着她從門後先離開,不一會兒又從我們後面以是牆實則為門的地方打開門讓我們繼續前進,就感覺很神奇。還有一些打開隱藏的門後是一條樓梯;裝飾的月亮型牆身其實可以通過去另一間房間;通過又窄又斜的陰暗密道後是另一個密室;跳出窗戶外其實是可下滑至下面的走廊;還有要先拿開櫃門後,才可拆開的地板,而地板下則是通往地窖的樓梯;入口的側門旁藏着可以藏身的小密道。當然不是每一個密室密道我們都可以通過,但看着她迅速的展示,心想如果不是親眼看着根本不可能知道她藏到哪裡去。
整個參觀用了快1小時,但我相信他們還是有些地方沒有開放給我們參觀。離開時看到準備參觀的遊客卻更多了。
路上經過一間茶屋,於是買了一杯加賀棒茶(¥342),很香,但喝下去卻一般。
接着到達西茶屋街(にし茶屋街),剛好又是有不少商舖都沒有開的日子。
進了金沢市西茶屋資料館,是一個有兩層的小展館,有兩把漂亮的金沢和傘供遊人拍照留念。
寧靜的街道。很難想像這裡曾經是藝妓跳舞、演奏三味線、太鼓、笛等的風月場所。
回到片町一帶,去吃伊乃心(いのしん)厚煮干豚骨拉麵(大)(¥1,260)。店內用了北海道產小麥製的成美製麵「白夢」,爽滑彈牙。湯頭雖然說是濃厚,但卻不會太鹹,而且喝下去也沒有很油,所以我也忍不住喝了半碗。叉燒嫰滑,溏心蛋也是煮得恰到好處。
吃飽後繼續我的文化之旅。到了前田土佐守家資料館,詢問才知道「文化之森2日通行證」(文化の森おでかけパス2日間 ¥1,000)不可以在現場購買,要在網上買。於是坐下來花了點時間完成才可以進內。
館內展示了不少由前田土佐守家歷代當主保存及整理的古文書資料,涵蓋自戰國時期至明治時期。小童遊玩角還放有這麼一張甲冑着用備双六,以康樂棋形式去介紹穿着冑甲的步驟和上戰場時配備不同的武器。
然後對面就是金沢市老舗記念館。
展館保存了藩政時代的藥種商「中屋薬舗」的建築外觀,內裡展示了當時藥舖的情景和道具。
樓上的展示場還有金沢60間老舖攜手協力捐出不同店家的舊時生活用品,還有各種工藝品。例如花費9個月的時間、以菓子製成的花御輿。
又有展示了婚禮場景的一角。
然後沿路一直走,走到了一條古舊的小路之中。
參觀了野村家。作為藩主前田利家的直屬家臣,野村伝兵衛信貞家俸祿甚高,屋敷達千坪,亦即超過三千平方米。
然後我再次穿過香林坊,經過正在閉館的石川四高記念文化交流館。
到達金沢能楽美術館。能樂是世界無形文化遺產,館內展示了能樂所使用的舞台、面具、裝束和樂器,其中最注目的是演出時所用的面具「能面」,各有風格。原來能樂當中分有不同流派,而金沢的能樂,被稱為「加賀宝生」,更是金沢指定無形文化財。
3樓剛好有一個能面現代美術展,內裡展示了好幾十個面具,有個姨姨向我介紹說現在公開投票自己心愛的。於是我逐一慢慢細看,才發現原來每個能樂角色都有一個固定造型的面具,但繪畫的作品卻看畫家的功力看能否展示到其性格特色。繞了一圈後,和姨姨閒談起來,忽然有兩個外國人走了進來,姨姨想去請她們投票卻苦於不會英語,於是馬上向我求助。離開時剛好外國人也離開,和她們聊天才得知她們是美籍的委內瑞拉人。
然後我往附近的金沢21世紀美術館去繼續參觀。由於文化之森門票並不包括某些展區,所以我就只去了那些可以進入的,已經夠我看了。其中有些作品滿有趣的,而且這裡有免費的行李寄存箱,減輕我雙肩的負擔。
然後再繼續去了金澤故郷偉人館(金沢ふるさと偉人館),原來金沢真是人才輩出,不論是科學、技術、文學、教育、漆藝、建築、農業、紡織業、漁業、書法、醫學等各個領域都有名人。
接下來去了石川県立美術館,主要是現代藝術作品展覽。由於一整天看得太多藝術品,已經有點審美疲累了,所以也懶得拍照。本來還想去當地著名的甜品店Le Musée de H(ル ミュゼ ドゥ アッシュ)去試試的,卻沒想到太晚了,只賣剩一兩款我不愛吃的甜品,只好作罷。
被各個文化展館圍繞的一個空地上,看到了皎潔的月光。
這邊遊人甚少,博物館在亮燈後很漂亮。由於接近冬天,所以只是5點半,天色已經全黑。
接下來我原先找的好幾家居酒屋,都說沒有預訂不讓我進去,但其實我看到網上有評論是因為居酒屋不喜歡一個人來的客人,有說是因為怕喝醉酒沒同伴理會,或是獨自一人胡亂騷擾旁邊的客人之類。最後一路走回酒店放下沉重的東西,才再出發去找餐廳。有了經驗,就先在酒店房內上網找一找有甚麼居酒屋接受一人進內,於是到了就在酒店不遠處的金沢老舗「高砂」。
高砂於1936年創業,已經快有100年歷史了,吃的是金沢関東煮(金沢おでん)。金澤的関東煮湯汁,比起関東清爽,又比起関西鮮甜,原因是利用了金沢的大野醬油,以及昆布、鰹魚乾等熬煮,別具風味。
(左起順時針)
金澤炸豆腐丸(金沢ひろず),內裡有紅蘿蔔絲、牛蒡絲等餡料,吸收了湯汁很好吃;
金澤魚餅(ふかし),滿滿吸收了関東煮的湯汁,但由於很薄所以沒有甚麼口感;
梅貝(バイ貝),肉身爽口,肝臟沾上芥醬吃味道也不錯;
牛筋(すじ),非常嫰滑。
再點了冬季限定的蟹面,香箱蟹肉和蟹膏蟹子盛滿在蟹蓋中,風味濃郁。最後店家還主動奉上清酒倒在蟹蓋中,讓我混和餘下的蟹膏蟹子一口喝下。
咖喱関東煮(カレーおでん),是高砂的人氣菜式。有牛筋、白蘿蔔、竹輪、蒟蒻絲及以関東煮湯汁煮成的咖喱,味道非常香濃,配合白飯或素麵來吃,作為收尾的一餐。不過由於菜單都沒有標明價錢,我也不知道他究竟是怎樣記帳的,反正最後他就只告訴我總數。除了以上的食物,我還有點了一杯生啤,合共¥5,900。
話說一進來已經是滿座狀態,我就剛好可以入座,坐下後馬上被告知用餐限時,然後一直到我離開,出入的客人都沒有斷絕過,門外還排滿了等候入座的食客!
由於之前已經買好了幾天的早餐,所以吃飽後就直接回酒店洗澡休息了。
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