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沢:金沢城公園‧兼六園‧金沢くらしの博物館‧石川県立歴史博物館‧石川県立美術館‧鈴木大拙館‧金沢市立中村記念美術館‧金澤神社‧石浦神社

8:30吃過杯麵,就出發。

9點又走到剛到埗金沢那天到訪過的椎樹綠地(しいのき緑地),可惜今天陰天。

憑「文化之森2日通行證」進入五十間長屋。此建築物位於二之丸的位置,是保衛御殿而設的防壁、櫓及長屋,兼具倉庫功能。雖然原物已於1881年間燒毀,但日本政府根據1809年的建築形狀,以傳統木造工法復原,更增設升降機以便利遊客,最後於2001年開放參觀。一共兩層的長屋,有落石設備,也有為鉄砲武器而設的格子窓。

走到公園的一個角落,看到有一隻烏鴉飛來,竟然不怕我,還一步一步向我走近,充滿好奇心。

然後我又到了三十間長屋參觀。這裡被視為城內的倉庫,有說是糧倉,也有說是武器庫,內裡屋頂的木造結構有點複雜。

政府仍然在金沢城內的各處空地逐步重建其他燒卻的建築物。

離開公沢城公園,走過石川橋,到達兼六園。金沢兼六園與岡山後楽園及水戸偕楽園被稱為日本三大名園,是江戸時代的林泉回遊式庭園。兼六園的名稱,取材於宋代《洛陽名園記》中提及「園圃之勝,不能相兼者,六務。宏大者,少幽邃。人力勝者,少蒼古。水泉多者,艱眺望。兼此六者,惟湖園而已。」意思就是六種庭園景觀意境無法一一兼顧,因為要展現寬廣宏大,就會欠缺清幽深邃;太多人工雕琢,就會喪失蒼勁古樸;多用瀑布水泉,就難有可以居高遠眺的視野。而兼具此六種意境的就只有湖園。後來奧州白河藩主松平認為此庭園可以媲美湖園,故命名為「兼六園」。

雁行橋旁有一隻蒼鷺, 一動不動的好像假的一樣。

看着牠到處張望,還一躍而飛。

根上松(ねあがりまつ),大大小小的盤根錯節有四十餘根,離地2米,堪稱奇觀。

園內有石川県立伝統産業工芸館,展有九谷焼、輪島塗、加賀繡、漆器、和紙、七尾仏壇以及金沢箔等工藝品,其中最注目的可能是這個還原歷史的黄金の庵。據說豊臣秀吉非常喜歡喝茶,文獻記載他曾舉行過三次盛大的茶會:第一次是在京都御所為正親町天皇獻茶的「禁裏茶会」;第二次是集合大名的「大阪城茶会」;第三次是允許町人與百姓參加的「北野大茶湯」。他認為喜歡茶湯的人並沒有分貴賤貧富,不過在茶會中,原本嚴禁茶人過於舖張,要求儉樸從簡,但秀吉卻設置了這個豪華絢麗的茶屋,被認為是要向庶民展示其權力的象徵。而這茶室,利用了金沢箔和其他極輕量的材質製成,所以在組合搬運方面是很方便的。

成巽閣,需要另外付費參觀,感覺有點不值,所以就沒進去了。

眺望霞ヶ池內的内橋亭,有着倒影很漂亮。霞ヶ池是園內最大的水泉,面積達5,800平方米,水深最深處達1.5米。眾多名勝都是在此池的周圍,所以有說迴遊此池可以飽覽四時風景。據說池水還是沿用寬永九年(1632年)所掘的水道而來,由犀川上流引入,長約11公里,也作為金沢城的護城河和消防用水,稱為辰巳用水。

拾級而下小山坡,看到由霞ヶ池流出,注入瓢池而形成的瀑布翠滝,高6.6米,水量豐富。

由於瓢池形狀有如葫蘆(瓢箪),故名。

啾啾鳥鳴,流水淙淙。

建於瓢池中島的海石塔。有說此海石塔是加藤清正出征朝鮮後帶來日本,再傳贈給前田利家的戰利品

到了聲稱自己是日本第一間建於噴水池前的餐廳「兼六亭」。一開始明明有一整排窗邊座位卻不讓我入內,說是有預訂。我在外面等了一陣,發現有人離開後,又有好幾個人進去了卻可以馬上入座,於是我又進去問問。接待的明明是另一個笑容滿臉的人,卻被原先告訴我沒座位的那個裝和服的女人指點離開,由她去跟我說話。她又再是以高傲的態度去說「原本沒有訂座真的沒辦法進入的」,然後隨便指使我進內。最後我還是坐到了仍舊沒有人坐的窗邊座位,雖然一肚氣,但還真有點餓了,於是沒有反駁她甚麼。

點了這家的招牌菜式治部煮御膳(¥3,300)。治部煮(右)是石川縣加賀料理的名菜,利用金沢的時令蔬菜和雞肉煮成,因為烹煮時利用了太白粉,所以湯汁呈糊狀,比較黏稠。吃下去不會很鹹,味道也不錯。配合燒魚、天婦羅和漬物(中)以及雜錦飯(左),也算滿足。

離開時那個高傲的穿和服疑似是老闆娘的女人,完全沒有道謝,眼角也沒有看一眼(但她對日本客人卻有說有笑),不過結帳的男人卻對我恭恭敬敬的。

離開兼六園,去了金澤生活博物館(金沢くらしの博物館)。

大門外有三棵非常高大的松樹。金澤生活博物館前身是「石川県第二中学校」,保留着明治時代的洋風木造學校建築風格。內裡除了展示傳統的和室擺設之外,還有金沢近100年的家電,以及介紹加賀料理、農作物和祭典,還有金沢方言。也有一些小知識,例如金沢曾因為保存大量的傳統建築風情,與京都相似,所以被稱為「小京都」,不過因為其實金沢以往主要是武家所統治,故此與「公家文化」相異,稱之為「武家文化」可能更為合適。

接着我沿着本多の森 北電ホール外的一條馬路走,沿途楓葉紅黃相間,而且人車稀少,非常適合拍照!

然後繼續用2日通行證,進入石川県立歴史博物館。館內展有很多有關金沢的歷史,由此得知在江戸時期,金沢已經是繁華勝地、燈火輝煌,是當年最富裕的藩鎮,被美其名為「加賀百万石」。我又看到了有關兼六園的介紹,原來今年2024年是適逢兼六園開放給公眾參觀的150周年。另外,館內還有不少影片介紹金沢的祭典。

到達石川県立美術館,看了看Le Musée de H的甜品,眼見還有不少款式,而剛好又沒有座位,於是決定先去逛美術館,展出的大多是現代藝術家的作品。

沿着美術の小径走下山坡,到達金沢市立中村記念美術館,內裡展示了中村栄俊的收藏品,主要是工藝品和畫作,但我沒有太大興趣,所以很快就看完了,離開時竟然碰到了昨天遇到的委內瑞拉籍人。

再到鈴木大拙館。鈴木大拙是佛教哲學家、文學博士,生於金沢,曾於日本、美國、英國多地生活、工作和演講,並以英語書寫禪學,讓外國人更容易接觸禪的美學。

位於水池中央的思索空間,可以看到綠地、石垣和水景,就像是金沢的縮影,在此可以追隨鈴木大拙的意念思考人生。我正要離開時,然後竟然又看到委內瑞拉人就在池中建築物內——看來大家都是買了通行證吧!

旧中村邸前的綠地很漂亮。不過我沒有空閒時間細心欣賞,因為我要趕回Le Musée de H(ルミュゼドゥアッシュ)去吃甜品!雖然進內後發現很多甜品居然都沒有了,但我還是決定進內,因為現在是最後機會了,明天一早就要離開金沢。

新鮮浪漫紅寶石(ルビーロマン フレ Ruby Roman Frais ¥715)用了石川高級名產紅葡萄「浪漫紅寶石」和紅酒所製成的啫喱外層,包着馬斯卡彭芝士慕絲(マスカルポーネムース)和青檸夾心,香甜帶點微酸,是秋季限定商品。配搭金棒茶(¥605),可以解膩。

離開時我還買了一個限定的柚子年輪蛋糕(¥2,430),帶回香港才吃。味道清香,口感鬆軟。

甜品店內可以看着窗外的鴛鴦戲水。

位於兼六園內的金澤神社,內裡有一井泉水,相傳芋掘藤五郎在這裡清洗芋頭時,竟然洗出大量砂金,所以這泉水便被稱為「金城霊澤」,更是金澤市地名的由來。

位於馬路對面的石浦神社,101座鳥居配合晚上亮起的紅燈,非常艷麗。

綁滿籤文的一條通道。

手水社也是相當漂亮,放滿季節鮮花。

由於是秋冬時節,17:45天已全黑。在皎潔月色下,我走回香林坊附近去吃晚餐。

隧道內是江戸時代後期畫家福島秀川所描繪的金沢城下図屏風的一部份,是犀川右岸香林坊一帶的春天景色,更有武士、商人、工匠、小販、婦女、小孩在街上走動的姿態,是研究當時人民生活的重要材料。

由於前幾晚都接二連三的被居酒屋拒絕進入,但這邊又有很多值得一試的菜式都是源自於居酒屋,於是特地找了一間網上評價不錯,而又有留言寫可以一人進內的居酒屋「源左ェ門」。

點了一杯啤酒(¥600),附送了一個前菜。

一人刺身組合(刺身盛合わせ 一人前 ¥1,800),味道都很鮮美。

鹽燒赤鯥(のど黒の塩焼き ¥4,250),這種魚被日本人稱為「喉黑」,肉質細膩,屬於高檔魚,也是金澤市的特產。

話說這間店也是非常熱鬧,不過店員雖然忙碌,但服務都很好,而且食物味道都不錯。

然後我沿着椎樹綠地走。

回到金沢城公園參觀夜間點燈(ライトアップ)。

五十間長屋在柔和的燈光下帶點浪漫氣氛。

護城河反映着倒影。

兼六園的霞ヶ池,在晚上點燈後更顯優雅。

唐崎松(からさきのまつ)外的雪吊是每年11月至3月為了防止積雪壓傷松枝而設,也是全日本唯一有此設置的庭園,可說是兼六園的象徵。

其實夜遊兼六園的人群不比日間少。

忽然吹來一陣強風,雖然還未到冬天,也稍為感到寒意。

不少人都在某一個地點停留拍照記下美麗的一刻。

離開兼六園,故意走回金沢城公園,本來想看看玉泉院丸庭園還有沒有亮燈,卻發現都關燈了。

從鼠多門離開,此時已經快9點了,保安員也在等候遊人離開去關門。

通過明亮月光下的尾山神社而回酒店,要早點休息,因為明天要很早起床呢!

コメント

このブログの人気の投稿

大阪:なんばCITY

名古屋:名古屋城

大阪:大阪・関西万博